□程实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金融支持消费的方向、重点与实施框架,为当前以消费扩内需、以金融优结构注入了政策红利。文件从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再到完善政策支持,提出了6个板块19项举措,勾勒出一条由资金端直达消费端、由供给侧贯穿需求侧的政策路线。《意见》所构建的金融服务消费需求体系既是短期稳增长的精准滴灌,也是中长期优结构的制度安排。一是以居民收入与保障为支点,惠民增收夯实基础。二是以产业链融资为抓手,畅通循环增强活力。三是以基建、流通体系为底座,改善环境提质增效。四是以数字、绿色、健康赛道为导向,创新驱动扩容升级。四重路径相辅相成,将金融活水浇灌于消费潜力之中,有助于释放中国超大市场规模所蕴含的巨大需求空间。
强能力:金融惠民增收,夯实需求根基。激发消费潜力,首先要稳住居民的收入预期,并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充足保障。《意见》把夯实宏观经济基础、支持居民就业增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重要位置,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创业担保贷款、养老与健康保险改革等多种工具。
首先,就业增收是最直接的需求引擎。《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简化审批流程”,从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为个体与小微经营者拓宽资金闸口,从而助力新职业、新业态带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其次,财富管理体系的缺口同样得到针对性填补。《意见》倡导金融机构开发匹配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财产品,引导储蓄向长周期、稳收益投资转化,为居民财产性收入积累创造条件。最后,健康、养老和长期护理领域也迎来金融保障的再升级。通过扩大商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年金与长期护理险等,并配合公立保障体系纾解大额医疗与老龄化压力,释放居民预防性储蓄。当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且未来风险又被显著分摊时,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将自然回升。根据笔者的理论数值估算,在当前边际消费倾向为66%的基础上,2025-2029年若边际消费倾向逐步提升至70%,则可多释放7.1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畅供给:融资贯通链条,激活产业循环。伴随消费结构迈向多元化,金融支持手段也在同步演化,逐渐发展成信贷、债券、股权与资产证券化并行的立体网络。《意见》提出的一揽子举措已初步搭建了这一网络框架。
《意见》明确,设立总额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对符合资质机构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可按照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理论数值估算显示,如果按照过去10年来的平均变化速度,服务消费占比将在2029年提升至51%,假设以较快的变化速率将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56%,理论上未来5年可以增加42.6万亿元的消费规模。故而,服务消费领域具备强劲的乘数效应,是挖掘消费潜力的关键通道。同时,《意见》还鼓励文化、旅游、教育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消费金融、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盘活信贷存量。此外,还将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的消费企业,推动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对接长周期项目。
多管齐下的政策工具显著提升了产业链各环节的融资可得性、期限匹配度以及成本可承受度。更为关键的是,结构性货币工具与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同频共振,正在催生金融资源跟着消费热点走的动态配置。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服务业数字化升级、银发经济设施建设等消费场景,在差异化利率、更长贷款期限和多重增信支持下将得到精准滴灌,金融活水持续流向需求最旺盛、创新最活跃的区域,消费市场迸发出的潜在需求将被最大化唤醒。
优环境:软硬并重赋能,增质场景生态。金融助力只有在真实的消费场景中才能把潜能转化为实质性的动能。此次《意见》以支付、信用和物流为脉络同时发力,在硬件与软件相辅相成的体系中改善消费环境。
首先,支付体系正经历迭代升级。数字人民币在文旅、餐饮、交通等高频场景加速扩围,与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形成互补。既提高了结算效率,也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拓展了灵活折扣、精准补贴等应用空间。更重要的是,针对老年群体和访华外籍人士的适老化、国际化改造同步推进,中文、英文以及多语种界面在同一终端自由切换,离线付款、应急人工服务等功能让金融科技真正做到普惠大众。其次,信用体系正在由单点走向网络互联。征信机构将接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商户与消费者建立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缓解信息不对称,“以信用建设推进信用贷款投放”。最后,商贸物流基础设施迎来增量资金“补短板”。冷链仓储、乡镇商贸中心、社区便民网点等改造升级项目可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项目还可通过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市场回收投资,推动社会资本源源不断地投向县乡和社区。
支付便利、信用互联与物流畅通相互叠加,线上线下(300959)、城市乡村无缝连接,商品与服务流转效率将显著提升,前端金融激励的倍增效应也将由此放大。金融因子在真实场景中的渗透,最终将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需求。
激活力:创新驱动引擎,拓展数字绿色健康新赛道。消费需求正朝着数字化、绿色化与健康化的三条新赛道提速换轨。《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为新型消费开辟更通畅的资金通道,并进一步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深度合作,让金融产品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的切实需求。
在数字消费领域,随着大数据风控与支付清算系统的无缝衔接,不仅降低了中小商户的融资门槛,还显著扩大了长尾供给。分账系统将销售回款按实时规则同步分配给品牌方、平台方与物流方,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绿色消费方面,绿色智能家电与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的金融方案配合碳减排政策,可将绿色溢价内化为更低的融资成本。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的完善,也为银行、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ABS提供标准参照。健康消费方面,从商业健康险扩大创新药覆盖到老年旅游险、长期护理险,保险资金将通过股权和债权投资,牵引智慧养老、医疗康复等产业链扩容升级。
数字、绿色、健康三大消费新引擎既契合“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也贴合中等收入群体对于品质生活的升级诉求。随着金融资源顺畅流入这些高成长、高附加值场景,新的消费增量将持续涌现。
(作者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在线配资网
华夏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